各地中考

按省/直辖市查询:北京 | 上海 | 天津 | 重庆 | 河北 | 山西 | 内蒙古 | 辽宁 | 吉林 | 黑龙江 | 江苏 | 浙江 | 安徽 | 福建 | 江西 | 山东 | 河南 | 湖北 | 湖南 | 广东 | 广西 | 海南 | 四川 | 贵州 | 云南 | 西藏 | 陕西 | 甘肃 | 青海 | 宁夏 | 新疆 | 台湾 | 香港 | 澳门

您现在的位置:蒙恩招生网 > 中考资讯 > 化学

2022年中考化学溶解性与溶解度分析

来源:www.xubo11.com 2025-08-30

中考化学

既然在肯定温度下,溶质在适量的溶剂里的溶解量是有限度的,科学上是怎么样表述和量度这种溶解限度呢?好,那样大家就先来看一下溶解性的定义。

溶解性

通过实验的验证,在相同条件下(温度相同),同一种物质在不一样的溶剂里,溶解的能力是各不相同的。大家一般把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叫做溶解性。溶解性的大小跟溶剂和溶质的本性有关。所以在描述一种物质的溶解性时,需要指明溶剂。

物质的溶解性的大小可以用四个等级来表示:易溶、可溶、微溶、难溶(不溶),非常显然,这是一种比较粗略的对物质溶解能力的定性表述。

溶解度

1.固体的溶解度

从溶解性的定义,大家了解了它只不过一种比较粗略的对物质溶解能力的定性表述。或许会有同学问:能否准确的把物质的溶解能力定量地表示出来呢?答案是一定的。这就是大家本节课所要学的溶解度的定义。

溶解度:在肯定温度下,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况时所溶解的水平,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中的溶解度。在这里应该注意:假如没指明溶剂,一般所说的溶解度就是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。

大家依据物质在20℃时的溶解度的大小,把它们在水中的溶解性分为以下等级:

溶解度10g1g0.1g0.01g溶解性易溶可溶微溶难溶

其中难溶物质习惯上叫做不溶物质。

前面大家说过,溶质在不同温度、等量溶剂的条件下其溶解的量不同。其实,不少物质的溶解度都会随温度的改变变化。表6|1列出实验测定的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。

表6|1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

温度/℃

0

10

20

30

40

50

溶解度

/克

13.3

20.9

31.6

45.8

63.9

85.5

温度/℃

60

70

80

90

100

溶解度

/克

110

138

169

202

246

用纵坐标表示溶解度,横坐标表示温度,依据物质在不同温度时溶解度数据,可以画出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,叫做溶解度曲线(Solubilitycurve)

固体的溶解度曲线

从上面的图表大家可以得出如此的一个结论: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伴随温度升高而显著增大,如硝酸钾、硫酸铜等。有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非常小,如食盐。除此之外,有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,如硫酸锂、氢氧化钙等。

2.气体的溶解度

气体溶解度概念跟固体溶解度不同。因为称量气体的水平比较困难,所以气体物质的溶解度一般用体积来表示,所以气体的溶解度是指某气体在压强为101Kpa和肯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的溶剂中达到饱和状况时的体积。

气体的溶解度大小除去跟气体本性有关外,还跟外面条件,如温度、压强等有关。加热冷水,在水还没沸腾之前,就能看到有气泡从水中冒出。这是由于加热使水的温度升高,原来溶解在水中的空气的溶解度减小,因而冒出气泡。其实气体的溶解度一般是伴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。另外,温度肯定时,气体的溶解度伴随压强的增加而增大。

热点专题

  • 2022年中考化学溶解性与溶解度分析
  • 2022年初中化学提升浓度的办法有什么
  • 2022年初中化学溶液: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

[中考化学]2020中考备考:化学物

[中考化学]2021年浙江绍兴中考化